鴻海 200 元,竟是倒貨…揭開『外資目標價』內幕!

鴻海 200 元,竟是倒貨…揭開『外資目標價』內幕!

未分類

✔麥格理今年 9 次高喊『鴻海 200 元 』

「外資評等」到底該不該信?

2017 年上半年最受關注 1 件事

想必就是 6/15 麥格理證券研究報告

整份研究報告多達 262 頁

將 鴻海(2317) 目標價上看 200 元!

消息出來沒多久,鴻海三天內大漲 11.7%

主要有 4 大主題:

➀.夏普品牌價值、➁.蘋果手機訂單、➂.電動車發展、➃.工業 4.0

到目前為止 這份『夢幻般』報告還放在我的桌子旁邊!

為什麼說是「很夢幻」呢?

鴻海(2317) 從 6/27 後見到波段高點 122.5 元後

外資買盤就開始縮手,甚至出現連續性賣超調節

到今日(12/6) 股價也來到波段新低 93 元

但 麥格理 這半年來對鴻海 200 元情有獨鍾

從近半年發的研究報告來看

光是維持著【目標價 200 元】

看法為【Outerform】多達 9 次!!

 

外資屬於波段長期投資者,多半屬於全球性研究機構

光是在台灣登記有的外資券商多達 數十家

外資機構分為 Sell Side 和 Buy Side 兩類

今天就來討論 Sell Side 部分

所謂 Sell Side 是指外資券商

每家外資券商都會有「交易員」= 一般所說的「證券營業員」

同時出外資研究報告

如:摩根士丹利證券、摩根大通證券、大和證券、麥格理等

如果外資券商看好一檔股票,會先游說(推薦股票) 他的客戶(Buy side)

等待客戶進場後,發出英文版研究報告

最後才是報紙與媒體刊登報導

此時一般投資人看到時早已是最後落的消息…

了解外資報告的類別與評等

首先需要了解的是,外資的研究報告分為「buy side」和「sell side」兩種類型。

Buy side報告是為內部操作參考而撰寫的,而sell side報告則是面向公眾發佈的。

我們平時看到的多數外資報告都是sell side報告。這些報告的評等通常分為三個級別:

  • 優於大盤(買進)
  • 中立(持有)
  • 劣於大盤(賣出)

目標價可能是根據今年、明年或後年預期每股盈餘(EPS)來估算股價未來目標價,因此一般投資人容易被財經新聞聳動的標題誤導

↑↑↑ 樹懶 恍然大悟臉

例如:A股票目前價格為100元,甲外資機構看好A公司明年每股盈餘將大幅成長,進而調升目標價到300元,看起來非常吸引人,但目標價大幅溢價時千萬不要太興奮,因為這份報告需要中長線時間驗證,可能是半年或一年以上! 但往往一般投資人會認為今天發報告隔天就連續噴出大漲。

 

市場偶然的例外,卻容易產生「外資報告看好股價就一定會漲」的迷思!

每年市場偶爾會有少數例外,特別是股性活潑的中小型股,

當外資調升目標價之際就被特定主力籌碼鎖定,

所以股價在報告一發出的當下就立即連續大漲。

因此普遍投資人產生「外資報告看好股價就一定會漲」的迷思!

所以在看這些研究報告時,目標價只是其次,應該回歸本質去認真研究報告看好的原因。

結語:

許多投資者誤以為外資報告看好,股價就一定會上漲。然而,短期內股價可能會因報告有所波動,但最終中長線股價方向仍會回歸基本面。因此,操作上必須綜合當前市場所有影響個股的因素,避免過度依賴外資報告。

E大判斷報告的4個關鍵步驟

1、是否為當年度熱門產業趨勢 →2、公司基本面營收與獲利動能 → 3、技術籌碼面分析  →4、規劃進出場策略。

 

若讀者對我的分享內容有興趣,可參考以下兩大訂閱平台內容學習我的實戰選股

✔PPA)波段成長股實戰專欄 $499、$999(附VIP LINE群組)

https://pse.is/EPressplay

✔( LINE公開社群創造一個互相交流學習的小天地!

E大成長動能股APP 公開LINE討論區

 

✔( IG instagram)、E 大只買成長股|股票實戰教學

 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分享到 FacebookLINE 若要轉載務必附上詳細原文出處!

免責宣言

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,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。

你也許會喜歡

無留言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