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TF 的淨值與市價,有什麼差別?別再誤會了!

ETF 的淨值與市價,有什麼差別?別再誤會了!

從0到1股市小白必看 ETF全攻略 股票入門

如何正確解讀外資報告中的目標價?


⭐ETF 的淨值與市價,有什麼差別?別再誤會了!

如果你曾經買過 ETF,卻發現明明標的上漲了,

你手上的 ETF 卻沒跟著動,甚至還跌?那你很可能還沒搞懂「ETF 淨值」與「市價」的差別。

今天這篇文章,就幫你一次說清楚這兩個常被混淆的概念!

 

 ETF 有「兩個價格」,你知道嗎?

ETF 雖然是在證券市場上買賣,就像一般股票一樣有「市價」,

但其實它背後是由一籃子股票組成,

也就是有它的「內在價值」——這個才是它的真正淨值(Net Asset Value, NAV)。

👉 市價(Market Price):你在市場上看到的買賣價格。
👉 淨值(NAV):ETF 所追蹤標的的實際總價值除以單位數,反映 ETF 應有的價格。

正常情況下,ETF 的市價與淨值應該接近,如果差距過大,就出現所謂的「折溢價」。

 

折溢價是什麼?為什麼會影響你的買賣?

所謂的折溢價,就是市價與淨值之間的偏離程度:

  • 溢價:ETF 市價 > 淨值 → 代表市場買太貴
  • 折價:ETF 市價 < 淨值 → 代表市場買得便宜

一般來說,1% 內的折溢價差距可以接受。但如果你發現某檔 ETF 的溢價超過 5%、甚至 10%,就該提高警覺了!

這通常表示市場出現「不理性搶購」,投資人買進的價格已經偏離 ETF 實際追蹤的標的。

例如:

📌 2020 年曾有大量散戶搶進「元大 S&P 原油正 2(00672L)」ETF,

導致該 ETF 一度出現 溢價高達近 40% 的極端情況!

📌 同樣地,「富邦 VIX(00677U)」在當年也曾在投機資金大量湧入下,

融資餘額暴增至 40 萬張,溢價幅度也飆破 30%,完全脫離理性。

這類現象通常會發生在低價 ETF 或熱門話題標的,

特別是「槓桿型、反向型、期貨型 ETF」,更容易出現折溢價劇烈波動。

 

🔍 買 ETF 前必做:查詢淨值+折溢價狀況

既然 ETF 有兩個價格,我們在下單之前,就必須先做功課:

1️⃣ 前往投信公司或理財平台,查詢該檔 ETF 的最新「淨值」
2️⃣ 對照目前市場上的「市價」
3️⃣ 計算折溢價是否過高:
(市價 – 淨值) ÷ 淨值 × 100%

📎 若溢價偏高,就不建議追價;
📎 若出現明顯折價,可能可以考慮低接。

⚠️ 特別提醒:槓桿型或反向型 ETF,在折溢價明顯失真時,

甚至可能需要搭配期貨對沖、套利機制才能穩定淨值。

因此更不適合新手長期持有。

 

🧠E大小結

ETF 雖然交易方式和股票類似,但其「市價」與「淨值」常常不是同一回事!

懂得分辨這兩者的差別,才能避免買貴、賣錯,甚至落入市場情緒過熱的陷阱。

下一次你要進場買 ETF,記得先查一下淨值、看一下折溢價,

再來決定是不是進場時機,才能避免誤踩高點。

✔( LINE公開社群創造一個互相交流學習的小天地!

E大成長動能股APP 公開LINE討論區

 

✔( IG instagram)、E 大只買成長股|股票實戰教學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分享到 FacebookLINE 若要轉載務必附上詳細原文出處!

 

免責宣言

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,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。

你也許會喜歡

無留言

發表留言